长江商报消息 ●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
尽管资本技术两手抓,但白厚善引导下的容百科技(688005.SH),似乎也在行业寒冬中瑟瑟发抖。
白厚善的创业史,堪称中国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“活化石”。2001年,他主导成立当升科技(300073.SZ),以钴酸锂产品切入锂电赛道,仅用十年时间便将这家企业推上创业板,市占率一度登顶全球第二、国内第一。但2013年因业绩“变脸”黯然离场,白厚善的首次创业以戏剧性转折告终。
2014年,白厚善二次创业,创立容百科技,短短五年间,容百科技通过并购韩国JS株式会社、EMT株式会社等海外标的,整合全球资源,实现上市。这一过程中,白厚善的资本手腕显露无遗:六轮融资引入蔚来资本、金沙江资本等机构,更是引入宁德时代,深度绑定客户。
但行业周期调整下,容百科技也遭受严峻挑战。继2023年下滑后,2024年公司业绩继续下滑。据2月14日披露的业绩快报,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.83亿元,同比下降33.43%;净利润2.92亿元,同比下降49.69%。
作为一名资本市场的“老兵”,白厚善将如何带领容百科技破局?值得期待。
两次创业,两座高峰
在锂电行业,当升科技和容百科技经常被拿来比较,不仅是因两家公司都是行业龙头,更因它们共同的创始人白厚善。
戴着金丝眼镜、永远将衬衫纽扣系到最顶端,外表严谨而得体——白厚善,这名出生在湖北仙桃的男人,是一位先后将两家企业送上科创板的“双料掌门”。他出生于1964年,1980年考入中南大学有色冶金专业,有意思的是,1983年,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也进入同一所学院学习冶金物理化学,两人在同一校园共同学习了一年。
大学毕业后,白厚善被分配到沈阳矿冶研究所的冶金室工作,三年后,他考入东北大学研究生院,毕业后进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。
白厚善的创业历程始于1992年。这一年,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成立了一个课题组,由白厚善担任组长,主要从事电子陶瓷添加剂产品的开发,这便是当升科技的前身。
2001年,北矿电子中心改制设立当升有限公司,开始在电子级氧化钴产品的基础上开发钴酸锂产品,并于2002年批量生产了第一代钴酸锂产品,成功进入锂电正极材料行业。
2010年,当升科技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、国内第一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。同年4月,当升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,成为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。
然而,2011年,当升科技突然业绩变脸,亏损70余万元。随后,在几大股东的施压下,白厚善不得不黯然退场,离开了当升科技。
业绩变脸事件,也暴露出纯技术路线的致命缺陷:当升科技过度依赖3C消费电池市场,在动力电池崛起前夕错失转型窗口。
但这位技术出身的“硬核玩家”并未止步。2014年,白厚善通过资本运作重组宁波金和锂电,创立容百科技,以高镍三元材料为矛,直指行业技术制高点。
短短五年间,容百科技通过并购韩国JS株式会社、EMT株式会社等海外标的,整合全球资源,在2019年成功登陆科创板,市值一度突破600亿元,超越老东家当升科技。
技术资本两手抓
虽是技术出身,但白厚善对企业的资本运作也非常看重。容百科技官网对白厚善的介绍中,写在最前面的是:“科技+实业+投资”。
据称,白厚善早在2002年就开始为当升科技寻找风险投资,但直到2006年前后才真正获得融资。但在容百科技的这番创业中,白厚善的资本手腕显露无遗,他给新公司定下三条铁律:技术必须领先行业三年,资本必须绑定产业龙头,产能必须超前市场需求。
此后,白厚善推动六轮融资引入蔚来资本、金沙江资本等机构,搭建起“科技+实业+投资”的三角架构;2021年战略投资方中,甚至出现宁德时代身影。这种“客户即股东”的绑定策略,使得容百科技在2019年登陆科创板时,已形成覆盖电池巨头、车企、资源方的资本联盟。
容百科技的成功,也直观地体现在财务上,2019—2021年,容百科技的营业收入从41.9亿元暴增至102.6亿元,净利润从0.87亿元跃升至9.11亿元。
然而,高速扩张的代价在2022年后显现:由于碳酸锂价格疯涨,容百科技存货周转天数从58天拉长至89天,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突破35%。随着磷酸铁锂凭借成本优势反扑动力电池市场,迫使容百科技必须通过加大研发追随市场需求。这也使其毛利率从2021年的15.34%压缩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9.11%。
这样的情况下,白厚善却选择激进应对。他启动54.3亿元定增,将韩国基地产能从2万吨扩至8万吨,同时斥资12亿元收购斯科兰德,将磷酸锰铁锂纳入技术版图。
但2023年,动力电池寒冬降临,容百科技业绩仍出现阶段性下滑,营业收入为226.57亿元,同比下滑24.78%;净利润5.81亿元,同比降幅为57.07%。
2月14日,容百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。受市场竞争加剧、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,经初步核算,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0.83亿元,同比下降33.43%;净利润2.92亿元,同比下降49.69%。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降。
行业内卷之下,白厚善早已选择通过全球化布局破局。
目前,容百科技首期2万吨高镍正极产能于2024年四季度满产盈利,二期4万吨项目2025年试产,欧洲波兰2万吨项目启动论证,北美子公司完成注册,形成“中—韩—欧—美”四极产能网络。
不过,二级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。2022年中,容百科技股价最高达167.4元/股,到今年2月14日,其股价跌至34.07元/股,市值蒸发644亿元。
从当升科技的“被迫出局”到容百科技的“王者归来”,白厚善始终在产业与资本的钢丝上起舞。2025年,随着韩国二期产能释放、钠电量产启动,容百科技或迎来业绩拐点,但技术路线的分化、海外市场的博弈,仍将考验这位60岁创业者的判断力。
责编:ZB